据世卫组织官网14日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今天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IARC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JECFA则重申了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来源:世卫组织官网
从6月29日路透社发布消息至今,半个月以来大家都在等待WHO关于#阿斯巴甜致癌?#这一问题的回应,今天答案终于揭晓——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我们来回顾下这件事↓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例如减肥饮料、口香糖、冰淇淋、酸奶等。它的能量与蔗糖相似(4 kcal/g),不过甜度是蔗糖的180-220倍,因为甜度爆表,所以只要添加一点点就会很甜。就比如你最爱的零度“肥宅快乐水”,一瓶500 ml 的快乐水,大概含有180 mg 阿斯巴甜,而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次对阿斯巴甜的危害及风险评估是IARC首次对阿斯巴甜进行评估,也是JECFA对其开展的第三次评估。经过审查现有的科学文献,两方面的评估都指出,阿斯巴甜在癌症(和其他健康影响)方面的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IARC根据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这种肝癌)方面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在实验动物中发现的致癌证据也有限,与导致癌症的可能机理有关的证据同样有限。JECFA得出结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40 mg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JECFA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例如,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 mg 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那么阿斯巴甜到底安不安全呢?首先我们要知道,IARC将致癌物划分为5个等级:
1类致癌物:对人具有致癌性。
2A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致癌物:对人类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类致癌物: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类致癌,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4类致癌物:很可能对人类无致癌作用。
这个分类反映了某种物质是否会引起人类癌症的科学证据的强度,但它们并不反映在特定暴露水平下发生癌症的风险。致癌物实际致癌的机率大小,跟暴露/接触剂量和时间等有关。
阿斯巴甜这次就是被归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致癌,而不是说吃了就会得癌。在IARC的2B类“可能有致癌性”的这一分类中,还有平时更容易让人担心的:手机辐射。而同类别的还有:氯仿、敌敌畏、尾气排放......曾经咖啡也被列为2B类。(默念: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公告称,经过审查现有的科学文献,IARC和JECFA的评估都指出关于阿斯巴甜致癌(和其他健康影响)的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francesco branca博士说:“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潜在影响作了描述,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IARC的mary schubauer-berigan博士表示:“人类和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致癌性如何发生的机理证据也有限,这一发现强调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完善我们对食用阿斯巴甜是否构成致癌危害的理解。”
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博士说:“JECFA还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考虑了癌症风险的证据,并得出结论,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我们需要开展更好的研究,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多年来,关于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的健康风险,一直争议不断。简单看一下:
1997年意大利拉马齐尼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啮齿类动物的某些癌症表现与阿斯巴甜的使用显著相关。
2005年瑞典一项研究指出,某些添加阿斯巴甜的低卡饮料会增加成年人患恶性脑瘤的风险,不过研究称这种关联的“显著性不高”。
2014年,美国一项针对7万余名女性和4万余名男性的研究,发现扩大样本量并不能提升阿斯巴甜与患淋巴瘤或白血病风险的相关显著性。
2022年,《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发表的法国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随访了超过10万名参与者,明确提出:更多地摄入人造甜味剂与全癌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中显示,阿斯巴甜可引起全癌风险增加15%,同时增加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分别最高可达22%和15%。但该研究作者也指出,此次风险评估依然存在方法缺陷。
意大利研究团队发布的《非糖甜味剂与癌症: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证据》在综合了12项现有研究后表示,无法得到“阿斯巴甜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潜力”的结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卫组织将继续对新的证据进行监测,并鼓励独立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阿斯巴甜暴露与消费者健康影响之间的潜在联系。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阿斯巴甜,我们并不需要过度恐慌。目前证据仍然有限,因此不能下结论说:阿斯巴甜就是致癌物质。不过在选择食品和饮料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过量摄入阿斯巴甜。合理饮用,问题不大。其次,还可以选择天然甜味剂来代替。世界上有很多天然甜味剂,比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这些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甜度高、热量低,也适合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无论是阿斯巴甜还是其他食物,过度摄入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最后还是呼吁大家,工业合成代糖虽甜,也莫贪杯,能少喝就少喝。真想健康,就喝白开水吧。
长按扫码加客服微信
立即加入「生酮研究社」
还有最全《生酮饮食手册》等你来取!
健康饮食—Diet
适度锻炼—Exercise
压力管理—Stress
优质睡眠—Sleep
相关阅读
报告内容综合整理自参考文献,由水母健康团队编译。本文内容仅用于健康知识的学习与交流,不代表水母健康持有该观点。
参考文献:
1.https://www.who.int/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2.Debras C, Chazelas E, Srour B, Druesne-Pecollo N, Esseddik Y, Szabo de Edelenyi F, Agaësse C, De Sa A, Lutchia R, Gigandet S, Huybrechts I, Julia C, Kesse-Guyot E, Allès B, Andreeva VA, Galan P, Hercberg S, Deschasaux-Tanguy M, Touvier M.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2 Mar 24;19(3):e100395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950. PMID: 35324894; PMCID: PMC8946744.
3.Pavanello S, Moretto A, La Vecchia C, Alicandro G. Non-sugar sweeteners and cancer: Toxic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23 Mar;139:105369. doi: 10.1016/j.yrtph.2023.105369. Epub 2023 Mar 3. PMID: 36870410.